小潘教练当场握住官员的手上下甩,差点被官员一把推开。
飞羽也被他的情绪影响,看着他上下翻飞的手笑了出来。
但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,因为接下来小潘教练就被请出后场,防止他给选手透露任何赛场信息。
两人都没有来得及对话,飞羽就被工作人员带去了场边。
“接下来是你的第三条线。祝你好运!”
原来只是等待的这段时间,就已经轮到飞羽爬第三条线。
看到飞羽再次出场,观众席里响起一阵鼓掌和欢呼,尤其在现场主持人宣布飞羽第二条线申诉成功,成绩有效时,观众席中好几处都响起疯狂的欢呼。
那是来自祖国的观众们共同的呐喊。
等待的时间,观众们也同样的焦急,同样期待着属于飞羽、属于中国队的公平裁决。
如今裁决大快人心,但飞羽选手经此申诉,是否会被影响状态和心态?观众不免有些担心。
但在赛场外,通过场外大屏观战的飞羽父母却不担心。
他们俩在三天前来到了天使城。但很遗憾,他们没有买到攀岩比赛的票,只能在离赛场不远的沙滩上,和很多一样没买到票的人一起席地而坐,看大屏幕上的转播。
“我女儿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影响心态。唯一能影响她的只有不让她比赛。”飞羽母亲坚定的说。
父亲一边点头附和,一边拿起一个甜甜圈塞进嘴里:“那当然(嚼嚼)。能让她心态崩的从来不是场上因素(嚼嚼),毕竟她(嚼嚼)一上场眼里就只有(嚼嚼)完攀一件事。”
母亲被边吃边说话的父亲逗笑了:“你还说我呢,你自己不也是开始迷信甜甜圈了。”
“我这不叫迷信(嚼嚼),这只是一种良性的(嚼嚼)心理暗示。而且你都吃了两个了,我不能吃一个吗?”
说完正好也吃完,他拍拍手,撑着地站了起来。
“站着看会儿吧,坐了这么久也累了。”他向飞羽母亲伸出手,把她也拉了起来。
起来的两人开始抖动双腿,用手捶腰。
并不是坐的久所以累。而是因为刚才等待飞羽申诉结果的那段时间,两人紧张到保持一个姿势许久未动。
即使知道无论面对哪种结果女儿都会用最佳状态继续下面的比赛,他们还是无法控制的紧张。
飞羽来到岩壁前,一边打镁粉一边看第三条线。
这是一条技巧线。仰角从40度到70度。共有8个支点,全部是紫色,包括7个大小各异表面光滑的斜面支点,像四分之一球形的蛋糕个字被咬下一口,露出坑洼不平的抓握位置。最初的6个支点距离很近,往上走是一个竖立的三角锥平台造型,再往上是同样蛋糕造型的TOP点。
所以岩点的距离都很近,但爬起来一点也不简单。
飞羽将手上的镁粉扑匀,神色变得严肃。蛋糕造型的抓握位置都在朝上的方向,起步之后还要在仰角下够更高的点,这靠正向的姿势无法实现,至少起步之后的这一组需要倒立着来。
起跳后拍住蛋糕,卷腹抬起双脚触碰岩点,飞羽用余光看到裁判确认她起步成功,然后才开始动作。
她两手拍在同一个造型上,右脚勾住刚才的起步点,左脚伸到上方的一个小蛋糕处,然后把膝盖送到了两手所在的造型上,固定成一个kneebar。
Kneebar被称作膝挡或膝锁,利用膝盖、大腿内侧和脚固定成类似撬棒一样的东西,通过把这处部位固定在岩点间,让身体其它部位解放出来,或者放松一下,或者用上半身寻找下一个出口。
Kneebar作为高阶的技巧,看着很帅,做起来也一点都不简单。它的重点在于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来放置膝盖和脚,让膝盖和大腿向内挤压岩点,而脚抵住岩点给一个反向的力来形成对抗。这个位置如果找不准,会导致膝盖受力过多,有可能硌到膝盖骨、韧带或者膝盖外侧的肌腱,甚至可能导致膝盖发力角度歪斜造成扭伤。
这个动作即使在顶级的世界比赛中,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。
而飞羽更是在此基础上,直接为观众贡献了一个漂亮的360度膝锁。
“360 Kneebar!”主持人的惊呼响彻全场,也在场外宽阔的沙滩上响起。
只见飞羽左腿从大腿和膝盖到小腿与脚都固定在两个造型间,右腿腾空,双手轻轻一推,整个身体旋转180度,腾空的右腿跟着身体转动也划了180度。从头到脚,画出一个完美的360度圆。
她就这样从头朝下转成了头朝上,并且稳稳的控在更上方的蛋糕上。
“漂亮!”潘指导下意识喊出了口。
小潘教练更是激动的跳了起来!但看到摄像机正对着中国队教练席拍,他赶紧收拢表情。
飞羽在过去的训练中曾经专项练过kneebar,但从没有在线路攀爬里用过。小潘教练知晓她的实力,但也没想过她能在奥运会半决赛的现场做出这么行云流水的版本。
而做出这个惊人动作的选手本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,自己刚才的这几秒,今后会在全世界的社交媒体上被一遍遍的播放,让观众们留下千万条的赞誉。
她只是继续攀爬,在全场还为360 kneebar惊叹之时,她已经快速在几个蛋糕间倒脚让自己站稳,然后用脚替换手,把身体送到了更高处,两手交叉握在距离TOP最近的竖立造型上。然后两手交替向上慢慢移动,带动身体缓缓向上。
来到这里,只需要最后拍住左上方的TOP点并控制住就可以完攀,但飞羽已经感到吃力。
原因无他,这个竖立造型太难抓,两手的手指和手腕已经用力到了极限,但还是觉得自己随时可能脱手掉下来。
需要想办法让两手的压力减轻,需要向胳膊借力。
向胳膊借力来减轻手上的压力,对攀岩选手来说是过于日常的操作,早已融入呼吸之间,最基本的就是在向上攀爬的间隙尽量身体下坠双臂伸直,而不是弯曲肘部锁紧双臂。
这是因为当双臂弯曲锁紧时,发力的部位是手指和小臂的肌肉。但若伸直双臂身体下坠时,对肌肉发力的需求瞬间变小,反而更多是靠肩部、手腕和指节的关节来控制。
现在,飞羽也可以用同样的思路,只是并非重心下坠,而是重心左移。
她低头看向左脚,左脚周围还有另外两个蛋糕造型,都是潜在的脚点。她抬起左脚在这两个造型上尝试,最终找到一处可以踩稳左脚的点,然后她把右脚踝贴向岩壁,推动臀部向左移动,进而整个重心都移到了左边。
当移到无法继续左移时,她拉直双臂,依靠两肩的关节形成有力的控制,两手的压力瞬间减轻。她趁机又沿着竖立造型把两只手交替着往上又送了一点距离。
但也只能送到这里了,再往上靠手不好控制住竖立造型,只能最后搏一把,右手继续捏紧造型的同时勇敢起跳,然后左手用尽全力拍住TOP。
拍住的一瞬间,她立刻抬起左脚蹬墙,把自己撑离墙面,让左手可以更稳的控住。她成功了!
观众沸腾了!
这条线,在飞羽之前没有人完攀,而她又一次做到了!
比赛到现在,所有人都意识到,赛前的所谓夺冠热门预测,漏掉了一个绝对不该漏掉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