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她说了回来途中被狼群袭击父亲瘸腿一事,耶律不由担心地关怀起来,
“这到处跑太危险了,看来做生意也不容易啊。”
“那自然,我们商户赚的一丝一毫都是伴着风险。”
“那你们还准备再四处奔波吗?你父亲腿都这样了。”
“我也不知道,看我父亲的想法。”
“其实我有个主意”
“什么,他可以进朝为官,当官也不需要奔波,还有一份收入,手上的生意也可以继续做。”
“但是现在为官没有渠道,像我父亲这样子完全不可能。”
“如果他想,我倒是有方法让他进去。”
“是吗?”
“我之前的那个舍友,他去年走了大运,被人举荐上去了,在人事部工作,你也知道,我们当了这么多年的舍友,他肯定会卖我这个面子。”
“那真是太感谢你了,如果我父亲可以做官的话”
“还好,不过我那个舍友自古清贫,可能需要一些救济。”
“那没关系,我家最不差的就是钱”
“他现在的眼光有些挑剔,普通的金银可能不一定行,如果有稀奇珍贵的东西,没准可以。”
“猴儿酒!”
房锦瞬间就想到了这个。
“这个没准可以。”
邺律假意沉思后,说道。
“那我等会回去跟我父亲商量商量。”
他们又聊了许久,房锦才恋恋不舍回到了自家房子,她将京朝为官的事与父亲交流了一下。
父亲有些犹豫“你确定这方法可以?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”
“应该可以,他就是以前在鲁国救过我的那个小乞丐,我们认识很久了,没问题。”
“你和那个小乞丐很熟?”
“还好吧!”房锦悻悻的说。
“你喜欢那个小乞丐?”
“还好吧,也没有那么喜欢。”
“我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小子竟然能勾引到我家这朵金花。他家很穷吗?”
“嗯,他从小丧父,母亲也改嫁了,不管他,所以蛮穷的,他现在都在穿着麻衣。”
“他年纪多大?”
“十六岁,比我大三岁多”
“哪天可以带来给我看看。”
“我们都还不一定呢!你看你一天天不干正事。”
“我咋不干正事啊!你都十四了,普通人家像你这个岁数早就分人家了。”
“好啦,那改天我去问问他”
“其实穷点也没关系,只要你喜欢,大不了到时候上门嘛”
“嗯,我也是这么觉得的,他人很好,人很正直,情绪也很稳定,性格很温和。”
“诶哟哟哟,不行了,为父头疼,还没成婚,胳膊肘就要往外拐咯。”
“没有啦,我就实话实说。”
他们聊完后,第二天,房锦就跑到了耶律家,刚好,耶律在家。
“耶律,我父亲想进朝为官,你那个法子确定稳妥卅。”
耶律心里冷笑,完全不出所料,怎么可能会有男人拒绝加官进爵这种美事
“肯定稳妥,你放心。”
“那是你带我们去见你舍友李鸿吗?”
“不,我明天又要去做任务了,我等会就跟李鸿说,你们准备好后,我这个舍友带你们去也是一样的。”
“哦,好吧”
房锦有些失落的答应下来。邺律看着有些失落的房锦,无可奈何。
他现在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她父亲是否会认出他,如果认出来了,他不确定她父亲是否会让她入宫,
而且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让她入宫,就算入宫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护她周全,总之一句话就是,时机还没到。
到了第二天,房锦和父亲带着上好的玉料,药材以及银票与李鸿汇合后,徒步走小路来到一个高亭大院的后门。
此时,正有仆人在后门汇合,一看到他们三个就殷切的带着他们来到了正堂。
“几位大人就在此处等候片刻,老爷马上就来。”
“没关系,我们不忙的,等高大人忙完再谈不迟”
李鸿慢悠悠说道,房锦两人随声附和。喝了两盏茶后,举荐官位的高大人才姗姗来迟。
虽然上面已经吩咐过了,但是派头还是得做足,做戏做全套。
几人寒暄一会儿后,渐渐步入正题。高大人不急不缓说道:
“既然这样,朝廷这段时间倒是真有个肥缺,户部的科员,虽然是个闲职,但不受人眼色,也没有压力,落财主,如何?”
“甚好,我只要有个一官半职我就心满意足了,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,望大人收下。”
说罢,房锦便用木盘托举这一排贡品呈上。纵然是见惯了好东西的高大人不免也有些吃惊,没想到小小富户,油水不少。
等到高大人收下礼品后,落天宇又补了一句,
“大人良善,事成之后,我必为大人马首是瞻,大人说东我绝不指西”
“很好,那你回去等消息吧!事成我会来通知你”
说罢,几人难掩兴奋之色的回到了家。
回到家后,落天宇激动的挥着手臂到处乱舞,一条瘸腿一摆一摆的,看起来像个十足的神经病。他激动的说:
“房锦啊!我的宝贝亲亲乖女儿小福星啊,你真是太棒了,我八百辈子也没想过我有朝一日也有当官的一天”
“还好吧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什么都是有可能的,阿爹,我们还是得以平常心对待。”
“宝贝说的是,没想到你之前说的那个叫什么凡文的那个穷小子运气也好,还能遇到个当官的朋友。”
“是啊!他运气是蛮好的。”
“那你什么时候带他来见见?”
“后面吧。”
“也行吧!我去喝酒了哈,这么好的日子,不喝几杯都对不起我的酒蒙子。”
随后,他便去找了他酒友去喝酒去了。
房锦看着兴高采烈的父亲,不由感觉好笑,又有些感叹,这应该是父亲瘸腿以来第一次这么开心。
高大人在次日上朝后,便留在了宫殿的侧门,等着邺王吩咐。果然,不出一会儿,邺王便唤他进殿商议事务。
当谈及落天宇一事时,高大人说:“臣举荐他做户部的杂务部的侍郎,虽然是个闲职,但是臣认为,于他十分相配”
“妥”